范文进,都不会去关心。
范文进有感局面恶劣,令他寒毛直竖之下,收拢了扈从在身边,随即命人去见梁师铭,两个人毕竟一道来到凉州,可能要同患难一次了。
但这完全是范文进一厢情愿的想法,人家梁师铭不敢苟同,他在乱局中看到了一统西北的“契机”。
李轨快要死了,梁硕已经死了,他想的是,这两个人一去,凉国必乱,梁国大军离着西凉不远,近水楼台先得月啊这是……啧啧,如此天赐良机,怎能轻易放过?
西北战乱的既得利益者,从来不怕什么纷乱,他们也喜欢在乱局中来个火中取粟,为此,他们很愿意压上自己的身家性命,估计就算是李破晓得了此时梁师铭的想法,也要道上一声佩服呢。
于是,范文进得到的回禀是,人家梁师铭喝醉了已经睡下,有什么事明日再说。
这会已经被弄的有点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敏感的好像一戳就能跳起来的范文进,在从人的回禀当中嗅出了浓浓的不详气息。
喝醉了?睡了?这会谁还能喝得下,睡得着呢?怕是有了什么其他心思吧?
想到这个,范文进当即道了一声愚蠢,你梁师铭有什么能耐,走了一路谁还看不出来?在凉州这样的虎狼之地,还不愿跟他联手,一个没有自知之明的混账东西,难怪梁师都不能奈何得了孤立无援的灵州,原来麾下尽多无能之人。
得到回报的范文进鼻子都被气歪了,很想带人去并了梁师铭,把那颗自以为是的脑袋砍下来再说。
实际上,范文进更想领人立即冲出太子府,逃出姑藏城去,他可没有梁师铭那样没来由的信心,情势如此险恶,他可没有半点力挽狂澜的心思,他不是百折不挠的张骞,只是一个不幸被派到这里出使的使者,没有那么强烈的使命感,自然便以保住自己性命为上。
这也正是李破犹豫再三,才派了他来凉国的根本原因,无人可用,只能拿范文进将就一下了。
就在范文进咬牙切齿,想要和扈从们商量一下,怎么才能在变乱来临之前,逃出姑藏的时候,自进了太子府,就不见了踪影的关实又出现了。
范文进大喜,以这人地头蛇的身份,又神出鬼没的好像很有办法的样子,糊弄这人一下,是不是能找到出城的办法呢?
这肯定是病急乱投医的行为,可也不能怪范文进,因为入城之后,好像就碰到这么一个比较靠谱的人。
可关实他是糊弄不了了,因为关实不是一个人来的,他陪着一个中年人来到了范文进的面前,中年人叫刘赟,任职内史令……
好吧,刺激的事情经历的太多,又太过频繁,范文进已经能做到见怪不怪了,他也没那个力气再去震惊什么。
内史令刘赟,范文进听说过这人的名字,同样是李轨起家时的功臣之一,和李轨,梁硕他们都是同乡。
这么看来,其实凉国朝中的核心,其实就是个老乡会,所有管事的都是李轨当年的乡党和友人,在这一点上,很符合农民起义的特征。
只是不管怎么说,李轨这人其实还是很宽容的,没有义军首领们那么暴戾,一旦得势,就拿当年的亲近友好开刀。
可现在梁硕还是死了,于是曾经称呼他李大哥的人们,各个自危,所以说,不管是刘赟还是关谨,甚或是曹珍出现在范文进面前,都不会是什么意外。
“深夜冒昧造访,还请贤弟莫要见怪。”关实稍稍引见,身形健朗,头发却已花白的刘赟便抱拳道了一声罪。
这是个读过书,杀过人的人,这样的人对你称兄道弟,定然不是简单之事,可范文进已经顾不上这些了。
“文进久闻刘公大名,今日一见,幸何如之?”
厅堂之中,一灯如豆,外间数十个从晋地随行而来的军兵,将房前左右守的严严实实,范文进之所以还想着能侥幸逃出城外,就是因为有这些代州悍卒在。
这里面没一个能给他出出主意什么的,最大的是个营尉,也是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可见,李破也没想着让手下的人才来西北“送死”。
可这些出身代州边塞的军卒都是老兵,和当年去长安的五百人又不一样,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战争考验,各个悍不畏死,和代州骑军早已融为一体,就算是自己战死在这里,也不会将使者置于不顾的。
换句话说,李破差不多是派了一群死士,跟着范文进一道来了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