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5自动步枪及其原型介绍(部分非原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应在1200米以上,而费德洛夫的设计思想与之格格不入,被淘汰是命运使然。1916步枪停产后,苏联又开始了恢复研制使用7.62x54毫米大威力枪弹的半自动步枪的开发工作,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费德洛夫在减小步枪口径、缩短步枪作战距离和提高步枪火力方面是位≈“先知先觉≈“者,可惜受制于当时普遍的步枪远射思想,费德洛夫1916步枪只能是昙花一现。但费德洛夫的枪械设计理念对后人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他的著作《自动武器》和《轻武器演进》两书长期被轻武器设计师列为重要参考书,而《轻武器演进》更是把卡拉什尼科夫引领上了轻武器设计师之路。40年之后,卡拉什尼科夫设计成功著名的ak-47步枪,终于圆了费德洛夫的自动步枪之梦。

    本书以该枪为原型,提出了65自动步枪的概念是为了弥补华夏和倭军士兵之间的训练差距,这里提到的65步枪是指的以口径命名的,即该枪的口径是6.5。事实上也有这么称呼步枪等武器的传统,比如7.92毫米步枪,在一个时期就被称为79步枪。

    6.5步枪子弹作为一种非自动步枪子弹,存在杀伤力不足的缺点,有理论认为这是因为6.5毫米半底缘圆弹的杀伤效果并不好,于是日本另外设计的一款三八式6.5_50毫米半底缘尖弹,以增强步枪弹的侵彻效果。为了更好地利用库存量巨大 的6.5毫米半底缘圆弹,三八式步枪也可以使用该种子弹。两种子弹的弹丸初速均为762米 /秒。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6.5毫米半底缘尖弹的杀伤力也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日军使用 的6.5毫米步枪弹弹道低伸,弹头的飞行稳定性太高,在击中敌人时弹头不能通过翻滚作用 把能量传递给肌体,弹丸在肌体上的穿入孔和穿出孔基本一样,只要不是命中致命部位,基本上就不会致命,而且伤口恢复也很快。

    但实际上该子弹作为一种自动步枪的子弹却是相当的称职的,这还得从6.5子弹的构造和杀伤力说起, 6.5毫米有坂步枪弹,此弹由于口径小,为获得足够的弹头重量以提高精度和远距离性能,所以该弹的弹头相当地细长,长径比几乎比现役小口径步枪弹都高,为获得细长弹头的高稳定性所以选了240毫米的缠距,由于初速低,它的杀伤力只在100米内左右很有效,因为此时子弹飞行还不稳定,能够将能量更多的传送给目标,造成较大的杀伤效应,实际上6.5弹在近距离对目标的侧压的章动效应都非常明显,甚至弹头在射入人体以后弯成钩状,由此可以印证6.5友坂弹杀伤力并非传言中那么小,至少可以说其杀伤力具有不稳定性。但是出了有效距离,该弹就是速度不高,过分稳定的弹头了,穿透能力好,但杀伤力变很差。而自动步枪的战术使命是火力控制,不是一枪毙敌,再加上自动步枪的战术使用距离也小于大威力远射程步枪,因此本书提到的65步枪是一款非常优秀的单兵战术武器,同时选择6.5子弹作为制式弹药也是恰当的,能够满足一般的战术需要。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