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她知道外资资本也在悄悄发力。
果然,仅仅两周后,越南市场上出现了一款包装相似但价格更低的“酸野”产品,显然是外资资本的手笔。这种低价倾销的策略直接将泗科酸野的销量压了下去。
“他们这是明摆着要踩死我们!”张麻子气愤地说。
苏小婉冷静地分析局势:“低价倾销看似凶猛,但产品质量不高,很快就会暴露问题。我们要做的,是抓住这个机会,让消费者看到正品的价值。”
为了应对竞争,苏小婉决定在越南举办一场“泗科酸野文化日”活动,向当地消费者介绍产品背后的非遗故事和制作工艺。
活动当天,她亲自上阵,带着团队展示酸野的传统制作过程。从选材到腌制,每一步都精心呈现。越南媒体对此进行了大篇幅报道,甚至有电视台专门制作了一档专题节目,讲述泗科酸野如何从一个小村庄走向国际市场的故事。
“我从来没想过一款小小的腌菜竟然有这么深的文化内涵。”一位越南消费者感慨道,“这样的产品,哪怕贵一点也值得买。”
在越南市场的成功让苏小婉更加坚定了国际化的方向。她开始与当地的经销商深化合作,并计划将下一批产品投放到泰国和马来西亚。
与此同时,她还联系了国内几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食品品牌,商讨跨界合作的可能性。一家大型茶叶企业对泗科酸野的文化故事非常感兴趣,提出联合推出一款“酸野茶搭配礼包”,在国际市场同步销售。
“酸野配茶?这听起来够新鲜的!”张麻子挠挠头,“可咱能行吗?”
“能不能行,就看怎么讲故事了。”苏小婉自信地回答,“这次合作,不只是卖产品,更是卖一种生活方式。”
就在泗科酸野厂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时,外资资本又使出了新的手段。他们不仅继续打价格战,还通过虚假宣传抹黑泗科酸野厂。
“网上有不少帖子说我们的产品不卫生,还质疑我们的非遗认证。”技术负责人王志明忧心忡忡地说,“这很可能会影响到消费者对我们的信任。”
苏小婉眉头紧锁:“这是一次危机,但也是一次机会。我们必须公开回应,并通过权威渠道证明我们的产品质量。”
她立即召集团队拍摄了一段短视频,详细展示泗科酸野的制作工艺和国际认证流程,并邀请国内外的食品专家进行背书。这段视频通过社交媒体迅速传播,不仅平息了谣言,还进一步提升了泗科酸野的品牌可信度。
解决了东南亚市场的问题后,苏小婉将目光转向了欧美市场。欧美消费者对健康食品和文化食品的兴趣很高,但也对产品质量和品牌背景有着更严格的要求。
“想要打入欧美市场,首先要取得他们的食品安全认证。”苏小婉与技术团队反复研究欧美的食品标准,最终决定在厂内建立一条全新的高标准生产线,专门面向欧美市场生产。
这一决定无疑增加了泗科酸野厂的财务压力,但苏小婉并没有退缩。“想要走得远,就必须舍得投入。”
在生产线改造的同时,她还联系了一家国际公关公司,帮助泗科酸野厂在欧美市场打造品牌形象。
五一村的村民们也没有袖手旁观。张麻子带领村里的年轻人,制作了一系列短视频,讲述五一村从一个普通乡村变成国际化品牌发源地的故事。这些视频通过国内外的社交媒体平台传播,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
“你看,这就是我们村的酸野厂,所有产品都是手工制作。”视频中,张麻子自豪地介绍。
这些真实的乡村故事为泗科酸野厂增添了人情味,也让消费者对产品背后的文化更加认可。
经过多方努力,泗科酸野厂的第一批产品终于登陆欧美市场。与东南亚市场不同,欧美消费者更关注产品的健康价值和文化背景。因此,苏小婉团队特别在包装上标注了“无添加剂”“纯手工制作”等特点,并附上了产品的制作故事。
“没想到腌菜也能做得这么高级。”一位美国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评论道,“味道很特别,包装也很精美,感觉自己买到了文化。”
随着市场的逐步扩大,苏小婉意识到,泗科酸野厂的运营模式也需要进一步升级。她开始培养团队的管理能力,并引入了专业的市场分析工具。
“我们不能一直靠小打小闹,现在的目标是成为真正的国际品牌。”她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说,“想要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人都必须不断学习和进步。”
团队成员们听后纷纷点头,他们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齐心协力,就一定能走得更远。
苏小婉站在厂区最高的瞭望台上,远处是忙碌的生产线和充满活力的五一村。她心中充满感慨:从最初的小作坊到现在的国际化企业,这一路充满了挑战,但也充满了希望。
“未来,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泗科酸野,还要让更多的乡村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她对自己说,“这不仅是泗科酸野厂的目标,也是五一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