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八十六章 跟我谈祖制?便以祖制对付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让贱民可以上岸进船政学堂学习,却待外邦如此苛刻,毫无亲睦布德之心!”

    “真是枉为执政!”

    杜庆因而也指责起杨一清来。

    虽然杨一清是阁臣,但他并不怕他。

    因为他们都属于士大夫阶层。

    他相信,杨一清不会因为他个人的傲慢与批评,就要把他怎么样,而让天下人知道,士大夫彼此之间,在不涉及到礼法主张之争时,彼此也会一言不合就置对方于死地。

    因而,很多地方乡宦士大夫也的确往往不畏惧官员。

    因为只要这个官员还在意士林名声,怕将来自己成为乡宦后也被官员整,那在任时,就会对乡宦的冒犯尽量克制。

    不过,杜庆不知道的是,随着士大夫内部矛盾加剧,在除理念之争会置对方于死地外,因权力之争置对方于死地的情况也会出现。

    且说,这个时代的士大夫一向主张对外怀柔施仁的,以彰显天朝乃重礼之国的,对本国军民反而主张管教要严,稍有逆反就要严惩不贷,除恶务尽。

    所以,在文官权力最大的弘治朝,才有雇工反主同谋逆的条例出现。

    在兵变发生时,才有不少士大夫主张强力镇压。

    乃至历史上也有曾国藩这样的所谓“半个圣人”,直接在自己笔记里宣扬,为不让太平军有藏身之处,当对太平军所过之地的民众大肆屠光的观点。

    这也是阶级性质决定的。

    对于地主而言,内部稳定大于一切。

    对外倒是可以怀柔忍让。

    虽说杨一清也是士大夫的一员,但他到底是靠积累军功升上来的,所以知道异族畏威而不怀德的道理。

    再加上,他又是阁臣,对天子更加了解,知道天子的志向是要对外开拓新资源,那就注定国策要转向对外强硬为主。

    所以,杨一清在杜庆这么说后,只沉下了脸。

    杜庆归乡太久,不怎么了解天子,只以为天子不了解地方实情才对佛朗机充满敌意,所以就在这时继续说道:

    “你让那些贱民可以上岸学习,乃至将来让其可以做官,才是违制!违我大明太祖高皇帝定下的疍户不能上岸的制度!”

    “可他们疍户毕竟也是汉人。”

    杨一清回了一句。

    “听伱这意思,这些佛朗机人还真就比我国人还金贵些,他们买我们的人为奴,我们还要礼待他们?”

    杨一清因为杜庆提到朱元璋的祖制,也不好否认且直接说朱元璋这个祖制不对,只得以华夷之别来回驳杜庆。

    杜庆则对华夷之别不屑一顾,只呵呵一笑:

    “当然!”

    “这些佛朗机人是仰慕我天朝文化,所以远道而来,以求礼乐教化的,只是不通我天朝国制,才有所冒犯而已。”

    “总不能,我国朝作为泱泱大国,连这点雅量胸襟都没有!”

    “即便他们买了我们的人口,使之为奴,那也只应处置我们的人,以其甘做外夷之附庸,背弃祖宗为由,而以叛中华之罪杀之!”

    “怎能反而苛责初来乍到的外邦,反宁犯祖宗成法也要开恩优待国家贱民?”

    “这实在是有悖圣人之道!”

    杜庆也同杨一清刚才一样,双手将衣袖一掸,就把手背在了后面。

    杨一清这时进了自己的书房,然后执笔在朱厚熜给他的御笺上写一道票拟,然后盖了朱厚熜给他的关防大印,就出屋喊道:“俞大猷!”

    这时。

    正在一大厅内讲课的俞大猷听后立即跑了出来:“阁老!”

    “你持此钧命去把原总理河道工部左侍郎杜庆全家拿了,备发边卫充军!且将其本人于城门集市枭首!”

    杨一清吩咐道。

    俞大猷立即领票称是。

    天子御笺如同谕旨。

    他自然不能不从。

    只是杜庆在一旁大惊失色:“我犯何罪,你要杀我,还要流放我全家?”

    “通夷!”

    “太祖没有说外夷与本国子民谁贵谁贱,但《大明律》载有明文,通夷者,正犯处以极刑,全家发边卫充军!”

    “你为外夷执言,刚才又与外夷相伴出现,不是通夷是什么?”

    “按祖制,走泄军情者,凌迟;未走泄者,斩!”

    “姑且就算你未走泄军情,故只斩首。”

    杨一清回道。

    杜庆忙厉声道:“他们是进京朝觐使者!”

    “你什么身份,去见使者!”

    “你是抚按官员,还是礼部官员,本地知县都比你有资格见他们!”

    “你私下与他们相处,不是通夷卖国是什么?!”

    杨一清也厉声诘问起来。

    杜庆顿时哑住。

    随后,他无奈地跪了下来:“阁老饶命!鄙人一时不慎,还请高抬贵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