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qiqixs.info
詹枚为父守丧已满两载,家中仍多见素白颜色。
詹父于前年初春离世——大前年冬日里王介出家后,詹枚来不及与病下的贞仪当面告别便匆匆离开了金陵,正是因为接到了父亲病重的消息。
王元曾赶来宣城参加丧仪,捎来了贞仪写给詹家伯父的祭词,以及贞仪对詹家兄长的宽慰之言。
虽相隔遥远,但这两年来詹枚在留意之下,常常能听到与贞仪有关的事,他知道德风诗社,知道她与人唱和的诗词,此刻握着这本册子,便也知道了她在江南算学界已然小有名气。
詹枚可以想象得到如今的二妹妹忙碌充实,且是为了喜欢的事在忙碌,这实在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四月里,詹枚甚至听闻贞仪在忙着与人吵架,有读书人公然写诗讽刺贞仪等人,指责女子结社传诗于外实乃不正之风,贞仪便也公然回敬他们,文章中曰:
【……今世迂疏之士,动谓妇人女子不当以诵读吟咏为事,夫同是人也,则同是心性,六经诸书皆教人以正性明善、修身齐家之学,而岂徒为男子辈设哉?】
此文章一经传开,自是又惹起一番波澜,却也使得不少女子写诗跟从,一时竟蔚然成风,反使得德风诗社愈发壮大起来,叫起先那些写诗问罪讥讽的酸儒们颇觉搬起石头打了自己的脚不说,那石打脚之后,竟还滚到人家跟前,平白给人做了垫脚石,怎一个郁闷了得。
伴着热夏的蝉声,贞仪的名声愈传愈广,上门或来信请她作序或题诗者不在少数,贞仪一概欣然应允,直到七月里,浙江一位道台大人的夫人叫人捎来了一封信以及一册手抄佛经。
今年浙江干旱,秋粮注定难有收成,这位道台大人欲建佛庙为百姓祈福,其妻乔夫人也自愿以私房钱五百串进献香火,又手抄祈福佛经,请近来声名大噪的贞仪为其作序——
时隔一月,迟迟未得贞仪回信,乔夫人又来信催促,信间不乏责问之词,质问贞仪倘若延误了敬佛大事,惹来佛祖降罚,牵连无辜百姓,这后果她可承担得起?
贞仪本只作视而不见,得这位夫人如此不依不饶乃至问罪,便也不再缄默,她回信直言问——夫人倘若心怀真仁善,何须建庙敬假神佛,如此豪资拿来赈济百姓岂非事半功倍?
敬佛多年的乔夫人大为恼怒,再之后不久,便有“闺阁狂士”的狂妄之名落在了贞仪头上,在江浙一带传得颇为沸腾。
这可吓坏了淑仪,贞仪却不以为意,边剥着菱角边答话:“大姐姐,不妨事的,狂士也好歹是个士呢。”
淑仪听得头疼叹气:“你呀……外头那些非议又哪里是那么好受的?这样一来,亲事只怕更是难上加难了……你又总是往我这里跑,成日这样抛头露面,可如何是好……”
淑仪还要再责备,贞仪的身子却歪向了她,伸手抱住了她,在她怀中仰脸:“大姐姐,我想多见一见你和善姐儿哪里又错了?且由外人说去,横竖我又少不了一两肉,何故要为了外人的一点唾沫星子,便要强忍着对自家人的思念,明明就在一座城里,却不许自在相见?这根本有违人伦天性。”
自三太太离世、王介出家后,贞仪便不再拘束自己的情感,但凡得了空闲,便会跑来见大姐姐。
看着怀中的二妹妹如幼时般亲昵不掩饰,淑仪的心一下子就软了:“怎越是长大越会撒娇卖痴了,也不怕叫人笑话……”
贞仪:“凭他们笑上天去,我就是要见大姐姐。”
淑仪被她磨得没了办法,心却暖得好似浸在泉汤里,人在感到幸福放松时,便会说些柔软的琐事小事,淑仪随口问:“今日怎不见橘子同来?”
橘子的年纪实在很大了,大到一日不见猫影就要疑心它蜷在哪个角落里西去了,大到让王元道:【橘子如此长寿,莫非天外来物?我若将它献去宫中贡给万岁爷,兴许也能换个一官半爵回来?】
这话自然招来橘子一顿猫拳伺候。
但橘子确实渐渐有了力不从心之感,于是它开始有意保养身心,眼看秋凉将至,它便不陪贞仪出门了,它要和这天地万物一同入秋敛藏起来,它要藏得好好地,悄悄地活,尽量不引起阎王爷的注意。
橘子的初步目标是活到八十岁,它要陪贞仪到很老很老。
预备悄悄活到八十岁的橘子慵懒地揣手趴在廊下,看着院中挂着果子的柿子树,心中很是欣慰,柿子树挂满了果子,贞仪也在结她的果子呢。
像贞仪这样上进的天才,待活到八十岁时,也不知道究竟得结多少果子?
橘子幻想着,心情很好地眯眼,只觉身体周围都被果子堆满了。
天色将晚,贞仪归家时,王元也刚好从汤馆中回来取东西,他引以为傲地说,近来汤馆里许多客人都与他打听家中二妹妹的事:“……都说咱们王家出了位了不得的女先生呢!”
初秋的傍晚,一家人领着几个孩子,在堂前说着家常琐事。
王锡瑞自然也因为侄女的才名感到脸上有光,只是说不了几句总会迁怒到王元身上,想到长孙左看右看也是没半点读书天赋,反而是随了王元的混不吝,不由又数落起儿子来。
王元回了几句嘴,王锡瑞拎起拐杖就要打人,王元闪躲开,很没有操守地拖了一旁举着拨浪鼓哄那对双胞娃娃的静仪,挡在自己身前:“父亲要打也该打二房的人,静儿读书也这样勇猛,可见是他们二房将咱们大房的才气全给盗走了!儿子也是失窃者,您得打贼才是正理啊!”
大太太嗔他:“一把年纪还拿幼妹做盾,我看你真的欠打!”
贞仪拍开大兄的手,笑着把静仪拉回来,替咧嘴笑着的静仪抚平皱了的衣肩。
大家笑闹了一阵,王锡瑞叹道:“是啊,咱们家中出了位女先生……父亲若泉下有知,也该是欣慰的。”
想到故去多年的大父,贞仪脑海中仍有清晰面容。
但女先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qiqixs.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