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5章 一个虚晃,他怎么开大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qiqixs.info
    抛开京城、沪市、鹏城、羊城四大一线。

    其他城市,一家大型企业和产业生态链足以推动整座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商业生态。

    阿里之于临安,宁福时代之于宁福,特色产业之于东莞

    鹭岛虽然此时以“网红城市”、“文艺城市”、“小资生活”、“风景绝美”等头衔在全国范围吸引游客前来一探究竟。

    但旅游本身就是一个体验和祛魅的过程。

    不管来了鹭岛旅游的游客是怎样的体验,不说十之八九,起码有七成游客不会再回到同一个地方旅游。

    如果只是想要成为一座可以创收、环境不错的城市,那旅游城市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真正能够在华夏六百多座城市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前几。

    那必然需要拥有足够全面、足够综合的功能和产业,让更多人能有留在城市里落户、工作、结婚、生子、扎根。

    其实从一个简单的内容就能看出来。

    一等城市限制落户。

    二等城市鼓励落户。

    三等城市奖励落户。

    这本质上就是城市对于人才的吸引力的体现,坐拥大量核心产业和科技产业的城市,无需更多的政策吸引,就足以让无数人才趋之若鹜。

    再说了。

    你见过哪座超一线城市缺乏游客的吗?

    而在此刻,许青山也感受到了来自于自己乡土的父母官身上那种强烈的决心和浓郁的理想感。

    鹭岛有其先天优势,同样也有其特殊劣势。

    最核心的优势就是在于其满足大型航运的需求,拥有深水港,岛屿的优势尽显。

    鹭岛的中西文化交融、建筑风格,都拥有一种传统华夏和国际风的美感,无论是来自哪里的旅客,都很容易被鹭岛的美感所吸引,这是拥有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隐藏优势条件之一。

    而且鹭岛作为华夏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拥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基础。

    同样类型的先天优势不计其数。

    但同样的劣势也在于岛屿面积过小,尽管鹭岛一直以来都在努力地填海造陆,面积从一百一十八平方公里慢慢往上拓展。

    可相较于众多超级城市相比,还是显得过于狭小。

    尽管在此之前,也同样有土地面积不大的新加坡、港岛作为小土地城市范本,可鹭岛的城建并没有像他们那样,用高度拥挤的高楼大厦来维持住人口密度。

    恰恰相反,面积不大的鹭岛,却保留了传统华夏的风格,主打一手大气和四平八稳。

    这就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岛内土地变得更加紧缺稀有起来。

    再加上,由于弯弯海峡对岸的局势问题,华夏目前不太可能在鹭岛投入太多的经济政策支持,助力其发展成超一线城市。

    可不管是什么样的优势还是劣势,都并不妨碍鹭岛有一颗成为超一线城市的心。

    把把给鹭岛定位一个弱势地位,把把旅游城市,它是比别人要弱吗?

    它的房价可是一线的级别!

    “青山?”

    刘市的声音传来,许青山回过神来,方才思考的内容有些太多,以至于忽略了刘市的等待。

    只不过刘市丝毫不急,他只是见许青山似乎思考得有些走神了。

    “新能源。”

    许青山这一次没有犹豫,而是直接开口说道。

    “新能源?”

    刘市看了看身边的秘书长,秘书长又看了看身边不起眼的方秘,方秘书会意,把自己早就准备好的各产业科技资料递给了秘书长,再由他递给刘市。

    刘市看了一会手里的资料。

    “其实我们鹭岛现在也有一些刚成立没多久的新能源产业,就是,可能规模暂时还不是很大,也没有形成产业集群的规模。”

    许青山摇了摇头。

    “刘市,我们鹭岛的企业发展情况其实并不是很妙。”

    许青山缓声说道。

    “我看过我们鹭岛的百强企业排名了,第一建发,第二戴尔,第三国贸,第四象屿.整个鹭岛的百强企业前列几乎全都是国企央企,这并不是一个很健康的现象。”

    刘市没有说话,没有对许青山的这个判断发表什么意见。

    “缺乏足够强大的民营企业,很容易让地方市场经济失去活性,整个经济环境缺乏活力,甚至包括整个投资环境、经济风格,都逐渐陷入保守。”

    “保守确实不容易犯错,但也更容易难以发展,停滞不前。”

    许青山伸出手指在会议桌上轻轻地点了点。

    虽然他知道今天刘赐归请他来,大概率只是想听一听他在科技产业上的理念,更大的概率是想要从他这里得到一个好的印象基础,未来能够成为争取到尚德光伏产业的有力支撑。

    但既然今天他许青山都坐在这里了,那他就自认为有那个义务去提出一点小小的建议。

    “相对于喜欢论资排辈和稳定性的国企,拥有更强的激励性和收入能力的私企、民企明显更容易受到中高端人才的喜爱。”

    许青山给刘赐归简单地做了个概念上的介绍。

    “就比如京大和华清学子就好,这是我身边能看到的现象。”

    许青山说到这个,刘赐归可就精神了。

    相比起京城、沪市和鹏城这种天然就能吸引华清京大学子前去落户、工作的地方,鹭岛其实很难迎来多少华清京大学子的,甚至对于顶尖985学子的吸引力也不高。

    就连自家鹭岛大学的学子,毕业之后,也更多是往鹏城和沪市跑,留在鹭岛发展的并不能算是主流。

    一个地方中高端人才的缺失就代表着这个地方缺乏先进性和发展潜力。

    “因为对于尖端人才而言,想要稳定和论资排辈,他们为什么不去参加选调考试?甚至是参加央选?如果想要收入高,他们为什么不选择去有机会拿到更多股权、更多话语权的私企,或者创业?”

    许青山的两大灵魂质问把刘市问住了。

    鹭岛的国企待遇确实很好。

    但那只是相对于大众而言的。

    对于尖端人才,国企基本上没有什么竞争优势。

    钱给得不如私企大厂给的多,稳定性又不如考公选调,在有能力选择的人眼里,鹭岛、国企,只能是下下选。

    就算政策上给再多的钱也没有什么意义。

    会回来的大概率也是念家的闽南人。

    那鹭岛就不可能发展成超级鹭岛,发展成世界超一线城市,甚至会地位逐步倒退也说不准。

    刘市如鲠在喉,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许青山的问题。

    “想要激活鹭岛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qiqixs.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