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1章,挖人(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qiqixs.info
    前门火车站,一九五九年一月上中旬。

    现在这个时间点,新的火车站还在建设当中,要到今年九月份才会交付使用。

    这其实也是建国十周年的一个大项目之一。

    新的火车站就建立在通惠河、崇文门、建国门之间的位置,这个位置十分优越,距离天安门广场仅仅只有两点六公里。

    当然了,现如今的陈国华,他是来到了前门火车站。

    前来送行的人,是段云平和罗树江两人,其他人都没来。

    即便是他父母、于沫离和陈小月等家人,都没来送行。

    没办法啊,这事儿被段云平给抢走了,即便是想要跟陈国华拉近一些距离的薛亚军,也都没辙呢。

    “嚯,我还是第一次来火车站呢,没想到这么漂亮?”

    坐着老段的吉普车,陈国华看着前方漂亮的火车站,多少有些诧异。

    尽管对他来说,前门火车站其实很普通,甚至可以说是破烂不堪。

    但这个火车站在当时建国之后,也是立下不少功劳的。

    之前因为战乱,前门火车站早就十分破败了。

    后来陆续修建了很多花池、草木,以及大型的雕塑,这才有了现如今的漂亮车站。

    “呵呵,可能往后啊,你也会经常坐火车了”

    段云平呵呵笑着说道:

    “不过,隔壁已经在修建一个更大的火车站了,说不定到时候这个前门火车站就会拆掉了.”

    他说这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现如今的火车站,真的是车水马龙,吉普车、轿车这些有不少,公交车更多。

    每天从这个火车站上下车的旅客就超过了三万人。

    可想而知,一个小小的前门火车站,其实早已不堪重负了。

    否则的话,也不会在不远处的建国门那边,再修建一个火车站了。

    陈国华只是笑着附和,询问了几句过去的一些事儿,目光还是一直盯着外面。

    到了地方之后,陈国华就自己下车,挥别段云平和罗树江,自己步行走进了火车站。

    车站并不大,但人却很多。

    站内有小卖部,主要是卖一些糖果、饼干、香烟、毛巾等食品和生活用品。

    大家都是井然有序地排队,通过安检。

    其实所谓的安检,就是简单检查一下就可以了。

    并没有什么管制刀具、手枪之类的不能携带上火车,而是如果带枪的话,还得有持枪证才行。

    主要就是检查枪支这些,其他都不查。

    这也导致陈国华看到有人直接用扁担挑着一头山羊上车,甚至还有用绳子绑着的鸡鸭等等。

    可谓是千奇百怪,一点都不奇怪。

    陈国华觉得很奇怪,毕竟这个时代,乘坐火车的人,几乎都是公务出差的工作人员、学生、退伍士兵等等,还有就是外国华侨等旅客。

    担着鸡鸭羊的旅客,也真不知道他们是去干嘛的。

    通过安检之后,陈国华就径直来到了候车室,一听广播,知道火车已经等着了,便直接检票上车了。

    从京城开往哈市的火车,由于是首发站,所以火车早早等候着了。

    华罗庚给他安排的车票,还是卧铺票,讲真的,就这一点,陈国华还是很感激的。

    首次出门,直接安排卧铺票,估计也是跟他还年轻,以及是去一千两百公里之外的哈市,有很多关系吧?

    上车之后,大概等了半个多小时,陈国华所在的车厢,便陆陆续续全都坐满了人。

    “小同志,您这么年轻是去东北那边上学么?还是您在京城上学,现在放学回家?”

    顶着一张年轻脸蛋的陈国华,刚上车,就有不少乘客打听他的消息了。

    他所在的这个车厢,他自己的左边下铺位置,对面中上下铺等位置都有人。

    “我是去那边出差的,呵呵。”

    面对这些热情的同志,陈国华却不太热情。

    放好行李之后,他就拿出了暖水袋和书本,准备当一个安静看书的美男子。

    “哦,那还真没看出来啊,您这么年轻就出来工作了呀,还能出差,挺优秀的啊”

    这位老同志,您可真是没点眼力见啊,没瞧见我要看书了么?

    陈国华敷衍地冲对方笑了笑,翻开书本就低头看了起来。

    结果对方又再次开口了。

    “小同志,能跟您商量一件事么?”

    沈冠宇陪着笑脸,陈国华抬头,皱眉地看向对方,却没有开口。

    “是这样的,您看我这票是上铺票,我一个老头子上上下下很不方便,要不您帮个忙,我跟您换一下,可以么?”

    听到对方的话,陈国华心里叹了一口气。

    他就知道,对方的热情,肯定不是无缘无故的。

    陈国华站了起来,结果抬头却刚巧看了上铺那个位置,明显还有点湿湿的。

    并且还有一股霉味扑鼻而来,他直接冲对方摇头道:

    “老同志,您跟别人换吧,我不太方便。”

    本来这趟列车就是要行驶三十六个小时的,而且碰上晚点的话,四十个小时也不奇怪。

    所以他可不想委屈自己。

    说罢,他就重新坐回自己的位置,低头继续看书了。

    坐在他对面的是一位中年同志,见陈国华明明站起来了,却又不换票,当即便道:

    “这位小同志,你这样做就是你的不对了,给老人家换票怎么了?”

    “伱这么年轻,腿脚好使,人家老同志腿脚不方便”

    此时的沈冠宇,脸色微微一变。

    果然,陈国华却是面带微笑地看向那位中年人,道:

    “这位同志,您也是下铺票,您看着身材魁梧,器宇轩昂,要不您直接好人做到底,跟老人家换票吧。”

    “现在我们国家都倡导大家要尊老爱幼,学习革命前辈的精神.”

    “我呢,还需要看书,您看看这些书,我虽然是去出差,但同时我也是一位大学生啊.”

    “所以啊,我在火车上也是不能放松的,要是耽误了的话,我老师和领导都会责骂我的.”

    “同志您就发挥一下尊老爱幼的精神,牺牲一下,辛苦了!”

    说得好像他陈国华不会给人戴高帽似的。

    既然对方那么喜欢占据道德制高点教训别人,得嘞,他马上就把对方送去上铺那边体验一下。

    什么叫好人不能做!

    中年人明显被陈国华的一套组合拳给整懵圈了。

    沈冠宇这位老同志也是可怜巴巴地看着他,中年人没办法,一时心软,就跟前者换了。

    换票之后的中年人,也没有直接去上铺位置,只是把行李扔了上去。

    然后就坐在过道这边,看似跟沈冠宇这位老同志聊天,目光却一直盯着陈国华。

    后者可不管这些,他就一直看书。

    反正外界的的事儿,与他无关。

    窗外,一辆运煤的列车已经出发了,蒸汽机车头冒着白烟,轰隆的声音,哐当哐当的从慢到快,拖着长长的列车驶离车站。

    这个时代从京城出发的列车,大部分都是运送煤炭、钢铁、粮食等物资。

    纯粹旅客列车,反倒是没有那么多。

    等这一趟列车离开之后,陈国华他们所在的这趟列车也终于启动了。

    这个时候,列车员这才终于来到了陈国华他们所在的位置开始换票了。

    是的,这个时候的火车票,嗯,特别是卧铺票,那是需要换票的。

    主要是两个作用,一个是防止跳票,二是到站之后提醒旅客下车。

    类似这样的长途列车,在这个时代,如果不是靠列车员提醒的话,很多旅客是很容易坐过站的。

    一旦睡过头了,想要坐回来,那就十分麻烦了。

    现如今的的火车票,可不是那么容易购买到的。

    不仅仅需要单位的信件,还需要向上面的领导申请才行。

    就好像大学生寒暑假坐车回家等等,那也是需要学生证,甚至是学校老师的证明才行。

    估计之前王学国前往哈工大的时候,用的是录取通知书这才买得到火车票的吧?

    车票也很简单,就是硬板纸车票,上面有一些防伪的孔洞、黑色字体、红色印章等等。

    硬卧票(下),京城至哈市,单程全价票是三十七块八毛钱。

    还有六毛钱的卧具票,凭借这张票可以使用一套卧具。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火车站给的一个卧铺乘车证,上面也都是有日期、印章等标识。

    列车收走了票之后,就给了陈国华一个木制的类似床位的板块,到时候下车的话,就需要用这个板块换回车票。

    折腾完之后,火车已经哐当哐当开出去一段距离了。

    此时车厢内的空气流动,那股浓浓的烟味就挥之不去了。

    陈国华对这股味道,是真的很不喜欢。

    而且这个时候的车厢,真的很冷,一点都不暖和。

    讲真的,那个供暖的锅炉到底是从哪里吹过来的呀?

    可能没有这个锅炉吹的这些‘暖气’,车厢内反而会更好吧?

    唉!

    临近中午才出发的火车,中午都还没出关呢,速度是真的慢。

    午饭是吃窝窝头,陈国华就在车厢内吃的,但他的窝窝头是软糯的,并不是硬邦邦的。

    他一直都在看书,并没有跟其他人交流。

    换了车票的中年人,此时已经后悔了,但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谁让他刚才那么爱出风头,又拉不下脸拒绝陈国华给他戴的高帽呢?

    上铺的霉味,是真的熏人。

    反倒是沈冠宇这位老同志,坐在陈国华的对面,直接躺着看书,十分自在。

    而且还十分好心地让出了一点位置,邀请中年人坐过来。

    多少有点砂仁猪心了。

    对于这两人相爱相杀的故事,陈国华一点都不感兴趣。

    不过,总有人喜欢闹事儿。

    下午的时候,陈国华对面中铺的一个三十岁女同志,就突然开口,想问陈国华借本书来看看。

    因为实在是太无聊了,总不能在这个时候打牌下棋吧?

    那也得有这样的工具才行啊。

    “不好意思,我这边可没有闲书哦,我这些书,我也不知道您是否能看得懂,要不您看看?”

    陈国华抬头,把自己的书全部亮了出来。

    女同志扫了一眼,直接瞪大了目光:汽车工业基础、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线性代数方程、堆垒素数论、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等等。

    这些书籍,全都是专业性十分强的书。

    比如陈国华正在翻看的《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这本书,这是华院士在一九五六年编写的论文,并且还获得了当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这书的专业性就毋庸置疑了。

    沈冠宇和中年人王忠信等人也都看了过来,看清楚那些书本名字之后,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位女同志杨丽清反应过来之后,当即说道:

    “小同志,您还真的是看专业书籍呢?这是华罗庚院士编写的论文?您能看得懂?”

    杨丽清已经忍不住用上了敬语。

    很明显已经被陈国华给折服了。

    其实,这个时代能坐火车的人,身份都不会太差,毕竟都是公务出差嘛。

    可对比陈国华这位北大学子,同时还是北汽制造厂的小天才,又多少有些不够看了。

    因为大学生在这个时代,很少很少,所以很受人尊敬。

    “看不懂也要看啊。”

    陈国华呵呵说道,“我也是最近才开始研究的,华院士太忙了,都没时间搭理我.要不然我肯定很快就可以上手了。”

    “所以很抱歉啊,这些书,可能都不适合您。”

    说罢,他就把书本给放起来了,然后低头继续看书。

    瞅他认真的模样,大家伙都不敢再吱声了,就连其他动作的时候,也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惊扰到他。

    这是陈国华没有想到的事儿。

    一个下午,就只有火车哐当哐当的声音,以及抵达其他火车站时的喧闹嘈杂声。

    不过,影响不到他们这边。

    每到一个车站停靠的时候,王忠信、沈冠宇和杨丽清等人都会下车去换换新鲜空气。

    陈国华懒得下车,就连车窗也没有打开来,因为外面还是蛮冷的。

    傍晚,吃饭的时候,王忠信他们去了餐车车厢吃饭。

    他们还喊了陈国华,只不过他笑着表示自己带了干粮。

    就这一波,又赢得了大家的好感。

    一个努力向上的大学生形象,浮现在大家的脑海中。

    等他们离开之后,陈国华就从空间里拿出馒头啃了起来。

    馒头的味道还是蛮甜的,不过味道并不算很浓,加上车厢内还有烟味呢,很快就被压过去了。

    然而,等杨丽清等人回来之后,陈国华却有些吃惊了。

    “大学生,打扰你一下,这是我们吃剩的菜,我们也吃不完,点多了,你不要嫌弃.”

    杨丽清笑眯眯地拿着一个饭盒,里面装了两个菜,一个是土豆丝炒肉,另一个则是大白菜炖肉。

    两个菜,上面的肉仅有四块。

    但即便如此,这已经非常多了。

    什么叫吃剩的菜?什么叫她们点多了?还说什么吃不完?

    这怎么可能呢?

    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杨丽清她们出钱出票购买的。

    以这个时代如此稀缺匮乏的物资,怎么可能有人吃不完呢?

    “谢谢你们,但是真不用了,我刚才已经就着萝卜干和开水,吃饱了,真的。”

    陈国华连忙站起来,感激地说道。

    这一次,他是真的被惊讶到了。

    还别说,来到这个世界,他也是第一次遇到这么有善意的人。

    王忠信就算了,杨丽清确实是很善良的同志。

    所以他不能这么傻乎乎地坐着。

    尽管他并不需要这些菜,但也应该好好感谢一下对方的好意和善心。

    杨丽清还是一再推让,但陈国华却坚决不肯要,并且还从自己怀里拿出了两张全国粮票,示意自己并不是没有钱。

    见陈国华目光清澈、态度诚恳,杨丽清又让了一会儿,这才作罢。

    送肉都送不出去了,这可真是真有意思啊。

    眼下外面的天色已经黑了,车厢里的车灯还亮着。

    但这个灯光并不会一直亮着,而是只维持到八点钟。

    八点一过,熄灯,大家全部睡觉。

    这个时候,火车上就真的只剩下哐当的声音了。

    一个夜晚下来,中间停过几站,转眼又是一个白天了。

    清晨六点,灯光亮起,外面还是漆黑一片。

    陈国华起床洗漱之后,就重新了暖水袋,接着拿出窝窝头,一边啃一边看书。

    动作很轻,因为大家都在睡觉。

    只不过,杨丽清却在这个时候,突然开口了。

    “我说大学生,这么冷的天气,你就吃这个硬邦邦的窝窝头,你还能啃的动么?”

    越是往北,气温就越低。

    窝窝头这样的食物,只需要放在室外两个小时,立马就变成石头。

    即便是车厢内,藏在被窝里,那也是很硬的。

    没办法啊,车厢内的气温最少也是零下三四度啊。

    这样的气温,窝窝头都放了一天一夜了,又怎么可能会不硬邦邦的呢?

    “哦,不会啊,我用开水蒸煮了一下,很软很香,您要试试么?”

    说着,他就从床上的布袋里,掏出来一个。

    杨丽清好奇地接过来,差点还烫着她了。

    因为这玩意儿是刚出锅的温度,当然很热了。

    而她的手是从被窝里伸出来的,差点被烫着,也很正常。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qiqixs.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