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7章 神圣同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qiqixs.info
    弗兰茨向全欧洲君主发出了邀请,其次这一次西班牙叛乱的事情闹得足够大,至少是刺激了欧洲绝大多数君主的神经。

    王室被屠,一年之内换了两次国王,再加上刚刚过去的1848年,欧洲的君主们都想做点什么。

    并不是没人愿意牵头,只是小国没实力,大国又都因为各种原因绊住了手脚。

    所以弗兰茨打算站出来,做这个领头羊。

    事实上尼古拉一世是对出兵西班牙最坚定的支持者,在得知西班牙共和派处死了国王的第一时间他就已经下令让全国进入战备状态。

    只不过此时的俄国犹如一个泥足巨人,脚下的叛乱让它无法移动分毫。

    否则尼古拉一世恨不得现在就把哥萨克骑兵打包运到伊比利亚半岛,给费兰特·杜瓦埃来个狠的。

    在反对共和制方面,俄国绝对是值得信任的盟友。虽说俄国有主体民族,但实际情况并没有比奥地利帝国好多少。

    由于个人经历尼古拉一世极端憎恨“民主与共和”,十二月党人和拿破仑是他一辈子的痛。

    俄国虽然无法提供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但有俄国这个强大的盟友在,还是可以一定程度上影响舆论的导向和小国的态度。

    俄国有实力自然可以一毛不拔,普鲁士却没那个资格。面对奥地利帝国的要求,威廉四世并不敢拒绝。

    在经历了1848和西班牙共和派叛乱之后德意志地区的君主们已经变得极其敏感,普鲁士的行动只要稍有迟疑就会被认为是共和派的潜在支持者。

    普鲁士在私下里搞的那些小动作弗兰茨自然清楚,后者必不可能让前者如愿。

    其实这一切原本就是弗兰茨设计好的,目的就是让普鲁士也感受一下二元制的痛苦。

    威廉四世要么选择出钱,要么选择出人。然而无论是哪个选项普鲁士都把法国和西班牙共和派得罪惨了,而且对普鲁士的国力也是一种消耗。

    除此之外按照弗兰茨的估计,威廉四世一定会选择让莱茵地区来承担战争义务。

    这种行为看似是一招漂亮的斗转星移将矛盾和责任转移到对手身上,但实际上却是在进一步分裂国家。

    莱茵地区本就与普鲁士本土有着诸多隔阂,不只是地理位置,宗教、习俗、语言、文化都有差异。

    历史上的那些小国自然无力阻挡普鲁士东西两部的合并,然而此时经过弗兰茨的同宗合并,补强的汉诺威和黑森已不是普鲁士可以随意揉捏的对象。

    工业时代莱茵地区的发展是拦不住的,威廉四世的做法只会让莱茵地区与普鲁士政府更加离心离德。

    德意志地区的其他邦国则更加没有反对的理由,正如前文所提到过的,无论是法国大革命,还是此时的西班牙共和派叛乱都太过血腥、残忍。

    至少在欧洲各国的君主们看来确实如此,再加上神圣同盟自身的影响力,他们肯出钱、出人也就不奇怪了。

    意大利地区的各邦国自不必说,他们的受奥地利帝国的影响更深。

    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qiqixs.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