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56 千里共同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常岁宁将水壶拧上,边问:「还有其它事吗?」

    元祥忙摇头:「不知常娘子可有事交待属下去办?」

    「等后日吧,后日有件事需要你亲自去办。」常岁宁道:「这两日你不妨跟着金副将他们,先熟悉营中事务。」

    元祥点头应声「好嘞」,边甩了甩右手手腕。

    「手怎么了?」常岁宁留意到,便问:「受伤了?」

    元祥笑着摇头:「没有,就是昨夜急着给大都督写信,一不小心多写了几张,累着了……」

    常岁宁默然一瞬,如今玄策军中写信,都是论斤称的吗?

    但这句话也提醒到了她:「你们的人就要回北境了?」

    「是,今日便要动身了。」

    常岁宁:「能否先等等?也帮我捎一封信。」

    元祥忙点头。

    常岁宁不想耽搁他们动身的时辰,于是当即便要返回营帐写信。

    说来,她早该在收到他的雁翎甲时便给他回信的,但当日她即匆匆赶往了寿州,之后一连串的突发状况之下,便未顾得上此事。

    元祥贴心无比,冲少女背影道:「不着急的,常娘子您慢慢写!」

    慢慢写才能多写一点!

    但常岁宁再如何写,也注定同崔璟比不来,她落笔便无废字,先说了自身经历与江南局势,又简单说明

    自己之后的打算,接着便是与他道谢之言。

    谢了他的好刀,谢了他的好甲,谢了他的好部下,谢了他的好意。

    其实依照二人之间的约定,她此刻该赠对方一颗栗子做谢礼的。

    但冬日军营中没有栗子。

    常岁宁想了想,便提笔在信纸上认真画了一颗栗子。

    画罢欣赏片刻,兀自点头,众所周知,她的画工一向极佳,这颗栗子叫她画得栩栩如生。

    并又在下方添一行小字——此栗虽不可食,却可长久存之。

    嗯,古有画饼充饥,今有她画栗道谢……

    乍然说来似很有些敷衍,但崔璟必然知她笔下诚意。

    她可是说过了,每颗栗子都代表她的谢意,他日后若遇难处,示之以栗,她必也会尽力相助的。

    当然,她更希望他没有用到栗子的那一天。

    此刻,喜儿打起帐帘,端着一盆热水走了进来。

    这间隙,常岁宁透过帐门,看到了一望无际的晨空。

    她也想到了北境的天空,更高远,更辽阔,也更孤独。

    昨日元祥说过的那些话,此刻在她眼前形成了画面,她似乎看到崔璟挑灯料理公务,策马行于雪原,立在北境的城楼上,遥望大盛疆土所至之处。

    【稳定运行多年的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

    …

    【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风。】

    世间之大,山河遥遥,然行合趋同,则千里相从。

    ……

    墨迹被风干,信纸折叠整齐放入信封,拿蜡油封好之后,便踏上了北境之行。

    ……

    李逸谋反伏诛的消息很快便传遍各州各道。

    一同传开的,还有「常岁宁」这个横空出世的名号。

    ……

    有关李逸的一切事宜均已料理妥当,魏叔易很快到了归京复命之时。

    常岁宁也托他带了信,且是许多封,有给段真宜的,有给乔家的,也有给姚夏她们的。

    她的事必然也已传到京城,这些信,也算是亲自报个平安,毕竟当初她离京时,打着的还是替兄长寻医的名号。

    说到这个,魏叔易也提了一句:「……说来,彼时常娘子离京,不是为常郎君寻医么?」

    他要回京复命,来日面圣,对此事自然也要有个说法。

    「是寻医啊。」那少女从容自若:「一路边走边打听,听闻江南多出名医,寻着寻着便来了此处,也很正常吧?」

    寻医和找爹,这二者之间也并不冲突吧?

    魏叔易深以为然地点头:「正是此理了……既如此,我会如实禀明圣上。」

    常岁宁颔首:「有劳。」

    魏叔易笑着与她抬手:「常娘子保重,魏某先行一步归京,以候常娘子凯旋。」

    常岁宁也抬手:「路上当心。」

    四目相视,少女眼神坦荡明净,魏叔易向她点头,又道一声「保重」。

    这一声,似比方才那声多了些在他身上难得一见的真挚简朴之感。

    常岁宁向他一笑:「放心,会的。」

    魏叔易再次点头,才转而向常阔等人分别施礼。

    一番告别后,那着钦差官服的青年即上了马车。

    队伍驶动,车轮滚滚,青年端坐车内,未曾回望。

    他取出袖中那一封封书信,每张信封之上都有她的笔迹,写明亲启之人,其上笔势遒劲舒展,如风骨卓越而自在翱翔的白鹤。

    她有许多种字迹,他大多都见过,和州初识她留下的那些供罪书,之后大云寺抄写经文……

    但此时此刻的笔迹,应才是真正的「她」,不再被困缚的她。

    青年如白玉般的手指拂过其上字迹,眼底微微含笑,思索自语:「看来如今……已得真自在了。」

    但,从前的那些「不自在」,究竟是由何而来?

    为何这战场之上,才是她的「真自在」之所?

    此行他似乎有所得,但所得尚不明。

    或许,他应当问一问母亲。

    ……

    因差事圆满,回京的路比来时更顺畅,六七日后,魏叔易一行人即抵达了京师。

    已入年关,京中开始有了年气儿。但或许因战事之故,到底不如往年热闹。

    不过,各处也仍有热闹的声音,这些炸锅一般的热闹鼎沸之声,大多与「常岁宁」这个名字有关。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