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qiqixs.info
八月上旬,慈宁宫。追书必备
李云天在一名内侍的引领下快步进入了慈宁宫大殿,宣德帝登基后张皇后就从皇后所住的坤宁宫搬来了太后所住的慈宁宫。
殿内,张太后满面怒容地坐在软榻上,吴总管躬身立在一旁。
李云天还是第一次见张太后发怒,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直到吴总管告诉他,他才知道吴总管已经查出了泄露了洪熙帝在斋戒祈福期间饮食口味改变的人。
内阁和五府六部会审完张旺一案后,张太后就开始怀疑泄露洪熙帝饮食口味改变的人不是张旺,而是另有其人,汉王的人得到相关的消息后才找上了张旺。
虽然心中有所怀疑,但时值洪熙帝大丧,不宜大动干戈,故而就忍了下来。
洪熙帝大丧后,张太后就让吴总管密查此事,结果有两名内侍因为熬不住酷刑,交待他们曾经私下里议论过洪熙帝饮食口味改变的事情,被一名在御花园当值的御史撞见。
虽然两人不知道那名御史的名字,这并不难不倒吴总管,他查看了相关的记录,进而查出了那名御史的身份――都察院贵州道监察御史崔辉!
从内侍无意中泄露洪熙帝饮食秘密,到张旺忽然之间向元霞上人发难,时间上正好吻合,这表明崔辉有着非常重大的嫌疑。
于是,吴总管暗中对崔辉进行了调查,说来也巧,就在吴总管布置妥当后,崔辉与鲁天行暗中见了一次面。
因为崔辉的告密,鲁天行此时已经和他成为了莫逆之交,同时也将崔辉看成了他的一个智囊,故而私下里找他商议拉拢朝臣的办法。
虽然汉王没能阻止宣德帝登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汉王败了,汉王现在正在积蓄力量,准备趁着宣德帝立足未稳之际向其发难,毕竟宣德帝不是洪熙帝,无论谋略还是声望都远逊之,汉王对上宣德帝还是有着非常大的胜算。
只不过两人谁都没有想到,张太后心思缜密已经盯上了崔辉,两人的这次见面无疑坐实了崔辉的罪责。
张太后得知此事后万分震怒,如果不是周雨婷应对得当的话,那么京城现在保不准已经是汉王的天下,故而对崔辉是恨之入骨。
不过,令张太后感到失望的是,吴总管查了崔辉的底细,发现此人并没有贪赃枉法,使得她想对崔辉下手也师出无名。
虽然张太后可以让锦衣卫抓吴总管下诏狱,但倘若没有证据的话会势必引发朝官,尤其是都察院御史的抗议,毕竟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知道。
况且,如今宣德帝刚刚登基,张太后也不想生事,但又咽不下这口气,故而召来了李云天,想听听他的主意,在她看来李云天聪明绝起来,这个荣幸是他给儿子们争取来的,如果不是他立下了赫赫功绩,张皇后又岂会给他如此大的恩典。
俗话说双喜临门,就在李云天被张太后召去宫里的当天晚上,绿萼诞下一子,李云天给他取名李安明,是李家的四子。
张太后并没有食言,随后兑现了她的承诺,给李安国、李安民和李安明下了一道恩旨,授予三人从五品武略将军的散官,使得绿萼、陈凝凝和郑婉柔是又惊又喜,这意味着她们的儿子以后也有了官身,谁也不会因为他们是庶子而小觑。
李安明出生后,李府顿时又是门庭若市,京城里不少达官贵人纷纷派人前来贺喜。
虽然李安明只是李家的庶子,但是却被太后赐予了武职散官,也是一件值得道贺的事情,趁此机会也能与李云天多亲近一下:能让太后派去南京城给宣德帝传旨,足见李云天在太后心中的地位。
毕竟,趋炎附势、跟红ding白是人之常情,既然李云天深得皇上和太后的恩**,那么人们自然就会凑上来。
有一句话说的好,伸手不打笑脸人,毕竟喜得贵子是一件高兴的事情,李云天也不想败了大家的兴致,因此没有闭门谢客,只不过他没有出面,而是让周雨婷代为招待,尽可能地避风头。
周雨婷是郡主之尊,由其出面已经给足了那些达官贵人面子,有些京城的人际圈子李云天也要适当地介入,再怎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在李云天看来,这个“道”不仅仅指道义,由于他身居官场,这个“道”还指那些官场同僚的支持,曲高和寡的话只会使得他在官场上寸步难行。
“老爷,赵王府长史胡永兴前来拜见。”这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qiqixs.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