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七十三章 平地惊锣洪水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吓到了的小孙女,虽然打着哭嗝,却乖乖窝在宋兴林怀里变老实后,冯老太才大松了一口气,嘴里感谢连连。

    此刻也不是道谢的好时机,于苏跟宋夏荷姑嫂二人赶紧上来,一边说话,一边扶住冯老太,跟开路的宋兴林身后,与在背着家当的赵叔,抱着小儿的赵婶子,拉着大弟的梅花姐姐会和,大家一齐快速的跑起来。

    三家人迅速涌入人群,顺着人流往最近的东城门拔足狂奔奔,想着先从东城门出城后,再往城外地势高的北边山林子里逃命去。

    一路上,各色声音交杂,喊声,哭声,抱怨声,一声高过一声。

    “啊,啊,娘,阿娘,你在哪?呜呜呜……”

    “呜呜呜呜,天老爷啊,天爷啊,您老人家这是不给人活路啊!”

    “慢点,慢点,我儿,我儿啊,爹实在是跑不动了,儿啊,你走,你快点走,爹不走了,儿啊,爹老了,就不拖累……”

    “不!爹,儿背您,我们一道走,来得及的,一定来的及的,爹,您别慌,有儿子在,您放心,便是最后了哪怕跑不过洪水去,我们父子俩也得在一块,要死一起死,要活一起活!”

    “儿啊,儿啊……”

    “呜呜呜呜……”

    “跑啊跑啊,大家快点,快点,城门洞就在前头啦!出了城往山上去,我们就安全啦!!!”

    “快,快啊,前头的人快点,别挡道!大水都涨到南城门啦,都淹了半个膝盖啦!大家快跑,快往高处跑……”

    声声哭,句句喊,鸡飞狗跳,人哭牲口闹。

    紧跟在宋兴林身边的于苏,被人流夹裹着,随着人流的涌动,如洪流一般往东城门口涌去。

    通阳县也如三江城一样,是个依山傍水的县城,它唯一的好处是,只在西南角有一条清溪江,而不像三江那样,城外有三江会和。

    这样的情况下,大家都知道要往城门跑,好出城往地势高的山上去,结果洪水来的太突然,除了被淹没已无路可走的南城门,大家都一个劲的都往另外三个城门奔,可不就造成了眼下每个城门都人流拥堵的激烈模样。

    人一着急就容易出错,这样的情况下,一出错的代价是巨大的,惨烈的。

    于苏他们一行眼看着就能冲到城门口了,前方的城门洞却发生了踩踏,倒下了一片片的人,连边上看守的兵丁都制止不了,有人就此丧命,有人就此受伤,人群里顿时哭声一片,有悲戚、有恓惶,有恐惧、有尖叫,混乱的局面越发刺激的人心里发慌,眼睛发堵,鼻子发酸,可是他们却不能停。

    看到前头的事态不对,负责开路的宋兴林果断做出决定,他回头看向身后的人。

    “不成,不成,这里走不通了,走,我们回头,回三元巷,我们从巷子里的小路绕行,从那边直接去北城门,快走,快走!”

    早知道,走最近的东城门会遇到这样的事情,他们该当早走北城门的!

    匆匆原路返回逆流而行,走的速度比来时更慢。

    眼看着人流后头有人惊恐的喊着快快快,水又涨上来了,于苏一行越发的着急。

    最后还是于苏拉着宋兴林,指着沿街店铺小的廊沿,提醒大家紧贴着廊沿下走,又让力气最大的宋兴林把小妞妞交给了冯老太抱着,他在前举着队尾赵捕头递上来的大刀片子开路,这才顺利的从东街回到了三元巷。

    他们沿路返回,找到当初何玉梨从北街来的那条小巷,一行人脸色苍白又沉重的匆匆赶路。

    走到一半的时候,漫延上来的洪水都已经淹到了人的小腿,于苏这个万年小短腿,更是被宋兴林抱在了怀中。

    当他们终于抵达北城门处时,这里的人流一样很多,城门一样很拥挤,而急速漫延上来的洪水却不给他们任何等待的机会。

    这里地势高,可紧跟来的洪水依旧肆无忌惮的漫延上涨。

    从他们的脚踝到膝盖,膝盖到大腿……

    眼看着水快速漫延到了宋夏荷的腰身了,城门洞却还堵的死死的,于苏能发现,周围不断往前拥挤的人流中,大家惊恐的双眼中都透出了绝望。

    “不行,不能在这么下去了,赵叔,这水涨的太快了,出城肯定是来不及了,我们老老小小的,便是现在能挤出去,怕是也来不及跑上山。”

    队尾的赵捕头听了宋兴林的喊话,他也心情沉重的抹了把脸上的汗,心知宋兴林说的极对,他心里也焦急,却还努力的端着没露出惊恐。

    他是生怕自己一旦发虚露怯,身边的妻儿就会更加慌神。

    关键时刻,自己绝不能乱,便只能努力的隐忍压抑。

    “好小子,你说,那我们怎么办?”

    关节时刻,他把希望寄托在了宋兴林这个打虎英雄身上,只希望这小子既然连老虎都不怕,这区区洪水该是难不倒他的……

    “叔,来不及了,我们上城墙,先上城墙!”

    眼下这是没办法的办法了。

    他们通阳县的城墙并不算高,却好歹比城中的房屋都要高些,而且这里是北城,本就依山而建的城墙,这一面也是通阳县城内最高的地方。

    若是这次的洪水,连北边的城墙都淹没了的话,其他地方肯定也无法幸免于难,而且万一真就这么倒霉的话……宋兴林的目光瞄到了城门洞上,那高出城墙两层的箭楼,他决定,万一连城墙都保不住,他就带着大家上箭楼的屋顶上去。

    他就不信了,这水再大,还能把这么高的箭楼屋顶都给淹咯?

    反正他们带着粮食炭火,实在不行,他们就苟在箭楼的屋顶上,等着水退了再做打算好了。

    这么一想,宋兴林果断的一手抱着于苏,一手拉着宋夏荷,就要往城墙上挤去。

    赵捕头一看,猛地回过神来,看着宋兴林坚定的步伐,他忙大手一挥,招呼着妻子儿女,"“走,孩他娘,我们也带着娃儿们上城墙上去!”

    随着赵捕头的呼声一起,周遭还沉浸在恐惧与恓惶中茫茫然的百姓们,也跟着纷纷醒过神来。

    特别是又看到了赵捕头身上的官差服饰后,刚才就站在赵捕头身边最近的几户人家猛地反应过来,立刻振臂高呼,连忙跟上。

    一个动了,两个动了;

    一家动了,两家动了;

    其他的人也紧跟着一起动了……就像是羊群效应,街上的人纷纷跟在赵捕头一家身后,匆匆就往城楼上冲,脚步焦急,声势浩大。

    好在,因着王县令下令的及时,城内百姓也就这么多,还是三个城门同时疏通,哪怕发生了拥堵踩踏,可跑出去的人始终比留下来的人多。

    加上大家反应及时,当洪水淹没城门洞的时候,城内的百姓,除却踩踏致死的,基本全都有惊无险的逃过一劫。

    在北城楼上找到一角空地围坐一团的三家人,甚至还听到了城楼上维持秩序巡逻的兵丁说,王大人一家子都坚守在南城门的箭楼中。

    听到这个消息,于苏很是佩服王大人的人品。

    洪水当前,王大人能在紧要关头担起责任,及时疏通城内百姓,这是他的人品之一;

    大难当头,连赵捕头这样的捕头都顾着小家逃命了,王大人却还能不离不弃的亲自镇守在最危险的前线,这是他的仁心之二;

    当然了,连王夫人在这样的紧要关头对夫君仍旧不离不弃,生死相依,这样的感情,让于苏很羡慕。

    不过她也不差就是。

    暗夜里,城内城外滔滔洪水围困之下,于苏看向身后紧紧把自己拥入怀中,用自己的体温温暖自己,保护自己的小相公,于苏很满足,很满足……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