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大家一致推举了灼萝,而且很信任的把钱交给她,让她负责采买。
买米是需要知道价钱的,不然回去对不上账。
灼萝跑的头两家店面都已经关了,店门上写着米已售罄,明日再来。
等她跑到第三家才没关门,一问现在好的大米已经涨到五十斤一文,就算是陈米,以前的两文钱一斤也涨到二十文一斤。
物价简直是坐火箭的涨啊。
意思意思,灼萝要了二十斤陈米,现在对她来说,陈米比精米贵的多,因为精米不花钱嘛。
但她要是拿回去的都是精米,乡亲们一定会觉得她乱花钱,该心疼了。
她也只好把陈米铺在自己的米上面,糊弄一下。
看她多用心良苦。
之后灼萝又跑去面铺,问了价钱之后,要了几十斤粗面,再又去了卖盐和卖糖的地方。
油铺、醋坊、菜店都去了个遍。
还有人让她代买,比如鲁彪的菜刀,于婆子的针线,陈艳红的胭脂,王福成媳妇的月事布……还有元小妹的芝麻糖。
等早都弄完,又跑去看看给马鞍的花轱辘马车怎么样了。
正好,她到了,人家也安好了,花了她足足一吊钱,这还是她跟老板讲了半天的价,费了半天的口水。
有了马车,灼萝就把粮食往车上装,按着集资来的钱,算好价格斤数,就把空间里的粮食倒腾出来。
再去取订好的东西。
至于集资剩下的钱,她收好,她怎么说也得有点私房钱吧。她又到集市上逛了一圈,看着有用能用得着的,而且她空间里没有的,都装上了车。
这一趟满载而归,伴着晚霞出了白龙桥镇。
大家在桥头等着,看到灼萝回来,一拥而上。
“这么多粮食,这回一时半会儿不会挨饿了。”大家高兴的和过年一样,围着马车转。
大米两百斤,面一百斤,油五十斤,盐五十斤,土豆一百斤,白菜上百斤……
若是路上走的顺利,能挺到蓬莱城。
马车灼萝之前是想坐着的,但现在看来,只能暂时用它运粮食了。
她还把帐篷也放上面,省的每次拿帐篷都进进出出的,也不会有人问她把帐篷放哪了,省的她编各种理由。
里正那伙人是里正去采办的,他们人多,买的更多,去了两次,装的满满两车的粮食。
在白龙桥镇外休息了一天,就又走了,灼萝在集市的时候看到卖地图的,还顺带买了一张。
花了她五十文钱,小贩告诉她是羊皮纸做的,她信以为真,还以为自己捡了个大便宜。五十文钱就能买到羊皮纸。
但回来后众人一瞧,就说她被坑了,哪是什么羊皮纸,就是张猪皮。
五十文钱都快买一头猪了。
而且那地图又描绘的极其抽象,除了写了几个地名,连个东南西北都没标。
灼萝看了半天,就看出来一个字—浪。
后来看了半天分出来了,大浪是山,小浪是水。
但除了这些,一点有用的信息都没有,连个路的分叉口都没画。
这次确定,她被坑了。
气的她大呼,是哪个王八蛋说的古人诚不欺我?
这不就是专坑她现代人不懂文化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