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的解剖图画。
“显露,怎么显露?这种肿瘤的生长盘根错节,从上颈椎到颅底,如树根蔓延,到处生长,不仅深入延髓与上颈髓的生命中枢,还与颅底的血管神经缠绕混合?”伍德海德觉得显露也是无法克服的难题。
杨平打开另一幅图,这是手术入路的图画。
“常规的显露根本没有办法显露,必须将颈椎后侧附件从中线往两侧全部打开,头颅的枕部也要如此,像开门一样,全部打开,整个上颈髓和颅脑后部全部显露在我们的面前。”杨平指着那副夸张的入路图。
“还可以这样?太疯狂了,杨博士,你是骨科医生,颅脑已经是神经外科医生的工作。”伍德海德盯着图画,目不转睛。
杨平不慌不忙:“在三博医院,我有整个外科的手术授权。”
“对不起,我插一句,在我们三博医院,杨博士不久前成功抢救一个经典的半截人病例,整个下半身,肚脐以下被汽车碾压毁损,腹腔脏器损伤一塌糊涂,杨博不仅抢救成功,还做了重建手术,重建病人的肛门和尿道,恢复病人正常排便排尿功能,论文已经写出来,不久就可以见刊,大家如果有兴趣,以后可以去三博医院骨科参观,那里会给大家带来巨大的惊喜,那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张教授适时地插了一句。
半截身体被碾压毁损,即使不是创伤外科的医生,他们也不免异常惊讶。
大家惊讶之后,杨平继续:“冯教授的手术,术中会出现几次心跳停博,需要在俯卧位进行电除颤,而且要快,否则无法抢救。”
出现几次心跳停博,这种手术都敢做?从杨平嘴里说出来仿佛很轻松。
约翰内森有同感,他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过模拟,模拟很多次,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他不知道原因,也不知道还能够抢救过来,虚拟现实技术只能模拟手术目标基本功能,没办法完全模拟复杂的人体。
杨平居然也知道术中会出现几次心跳停博,就凭这一点预测,现在约翰内森完全不怀疑杨平的话,遇上顶尖的神经外科专家了。
杨平的发言非常保守,他只是说有几次心跳,其实他知道有五次,每次超过五秒就无法抢救,这是他进行大量实验体模拟和解剖研究获得数据。
约翰内森的虚拟现实技术,对杨平来说,是玩具飞机和真正战斗机的差距,甚至连玩具都算不上。
“杨博士,你太厉害了,我想知道你是怎么知道术中会出现几次心跳停博?”约翰内森很好奇,杨平肯定没有虚拟现实技术,这种技术目前只有他们有。
“依据解剖及生理,做原理推导,你看,在切除肿瘤时,这几个危险区是无法绕过的,一旦在这里操作,心跳就会停止,如果手术精度超过0.1毫米,心跳停博无法抢救,病人死亡。如果能够保持0.1毫米的精度,病人可以抢救过来,但动作要快,理论上五秒之内必须进行电复律。”
杨平已经将几个无法绕过的死亡区用红色圆圈标记。
“这是术中头部和颈椎维持的位置,对体位角度有一定的要求,超过或不足,延髓及颈髓不是处于最佳位置,术中会增加对生命中枢的干扰或损伤。”
“这是肿瘤的血管,需要处理的有一百九十四个止血点,这也是保证手术成功的要点,一根血管处理不慎,出血压迫生命中枢,导致死亡。”
约翰内森第一次见识到,手术的计划可以如此周详精密,每一步有根有据,就像杨博士已经对病人进行过解剖研究一般。
但是约翰内森知道,杨博士的手术计划来源于极致的解剖知识和对病例影像资料的超强解读。
太奇妙了,如果真的做到这些,手术成功率真的可以提高到百分之八十,最难的是始终保持0.1毫米的操作精度。
别说做手术,就算徒手画条直线,保持0.1毫米的精度,也是很难办到的事情。
听完杨平的手术解读,参会的所有人,包括三位国际大师、洪志刚、陈院长和彭主任,无不头皮发麻,胸闷气短。
就像巨型计算机的芯片,上面密密麻麻的电路放大在大家面前,有人在讲台上讲它们怎么工作的。
还有, 术中会出现几次心跳停搏呀,出现一次就够吓人,还几次,你有什么信心可以抢救几次术中的心跳停搏?
“先生们,我向杨博士道歉,收回我之前的轻佻,我现在觉得,杨博士可以做到百分之八十,虽然这个数字很夸张,我还是相信,如果投票,我投一票赞成。”约翰内森举手。
伍德海德跟着也举起手:“太奇妙了,你是怎么做到将这个病例研究得如此透彻?我所有的迷雾都被你扫清,我只想说,手术的时候,参观名额留给我一个,我是第一个申请的,谁也别跟我抢。”
“你呢?”约翰内森看格里芬没反应。
格里芬摸了摸可爱的秃顶:“诸位,我们还在参加会诊会议吗?确认刚刚天空没有彗星滑过?或者我们目前一切都是正常的?”
“格里芬,现在需要你举起右手,其它的稍后再说聊,我建议所有人举起右手,投票赞成,由杨博士主刀冯教授的手术。”约翰内森抑制不住兴奋。
格里芬还在犹豫,伍德海德走过去,帮他举起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