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三章 换防(三十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qiqixs.info
    第十三章 换防(三十二)

    军事会议结束了,张光玮们离开了立煌,德国入侵苏联已经是第十四天,每天收到的消息不是德国人攻占了哪里,就是苏联人死了多少,一切开始倍感刺激的消息,渐渐的也变成麻木。莫敌让孙诚把从靳同轩那里借来的大功率电报机还了回去,好奇心一过,一切回复往常,在莫敌看来,这个苏维埃国度,屈服在第三帝国的铁蹄下已经成为现实,如果什么时候还能重新引起兴趣,除非斯大林咸鱼翻身。

    内外兼修,中西结合,多管齐下,莫敌的咳嗽大为好转,虽然每一次咳嗽都会让他如同下地狱一次,但是次数在不断的减少。隔一天去一趟吴老中医的医馆,不再需要吴老中医上门服务,是这段时间最大的进步。自从张光玮们离开后,莫敌每天傍晚都会出去散步,有道是饭后千步走,活到九十九,就算活不到九十九,尽量多活久一点总是好事。

    二十一集团军总医院的位置比较偏僻,从医院大门出来,需要绕过一道土山,才能到达响山寺。响山寺因寺后有一座响山岭而得名,传说在唐代中朝,有一游方和尚化缘来到此地,不化钱,不化物,而是化一领袈裟之地建庙。此和尚将一领袈裟旋于空中,落下时,覆盖了一大片山峦丘壑,遂占下了此地,此后,经数十年惨淡经营,终于建立了响山寺。

    响山寺属南宗派南岳系的临济宗,从河北正定的临济寺分支而来,主张“以心印心,心心不异” ,也是“心心相印”一词的来源。唐建中四年,段秀实太尉斥资修建响山寺时此地还是一座荒岭,袅元人烟。先有寺后有人气,本来只是一座孤零零的寺院,因为地处麻城去六安、霍山的交通要道,地位日见重要,驿站、伙铺、排档从各处迁来,悠悠历史长河,依附寺院生活的人越来越多,在寺院的周边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条街,这条街也就成了响山寺的延伸,之后,此地也因寺获名,响山寺成了一个地名。

    响山寺位于槐树湾、双石、古碑交界处,莫敌之前曾经到过一次,那一次是廖磊上将病逝,前来奔丧,他还记得,廖磊将军的墓冢就垒于寺后。

    响山寺背靠响山岭,正前面有一山尖,名为香炉尖,地势雄伟,山形壮观,周围林木葱翠。每逢春暖时节,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景色绚丽。庙前小河沿岸一排店铺,有茶室,有酒肆,有楚馆秦楼,颇有唐代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廓酒旗风”的意境。

    民国二十七年,日军大举沿长江进范,安徽省政府从安庆迁至六安,又从六安迁到金家寨,第五战区二十一集团军则迁到此处,寺院左右包厢均为第五战区二十一集团军副官处占驻,大雄宝殿成了作战办公室,韦永成的政治部也设在其中。

    莫敌没有进寺,只在寺院周边随便走走,在大殿之后,莫敌被实枪荷弹的警卫挡住,旋即撵走。原来这里建有弹药油库一座,是响山寺保卫工作的重点。

    韦永成和靳同轩所在的安徽省政府民政厅,地址并不在响山寺,而是在金家寨。1938年2月13日,李宗仁在六安宣誓就职安徽省政府主席,不久迁往立煌,就定址在金家寨。之所以定址在金家寨,是因为它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有瓮门关、长岭关、松子关、铜锣关等险关隘口,还有查儿岭、石路岭等天然屏障,一条史河当中穿过,风水宜人。靳同轩不止一次对莫敌说,有空一定要接莫敌过去看看金家寨,因为这个金家寨实在太过于出乎他的意外,严格上说,它不是一个山寨,而是一座繁华的小城。随着省政府的迁移,一批政治、经济、文化精英以及数万室毁家破的战争难民来到这里,一时间,偏僻山野人头攒动、车喧马叫。原来长约一华里的一字长蛇街,为增强容纳能力,在两头拉伸的同时,还呈放射状进行拓展,现在号称二十五里长街。昔日的“柴禾街”、“麦草街”变成了中正路、德邻路。夜晚来临,村村寨寨沟沟峁峁,繁灯如星篝火熊熊。电灯、油灯、烛光、松明各放光明,将茶坊酒肆照得一片明灿,宛若人间仙境。

    不仅市面繁荣,各种城市功能也快速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可谓日新月异。邮电局、粮食局、大商场应有尽有。李品仙、张义纯们的家属都住在那里,贵人娇客比比皆是,随时可以看到四人抬的大轿从街头荡过,颇有前清遗风,让人心驰神往。

    从响山寺过金家寨路程不近,大约五六里路,莫敌自知,凭自己现在的体力,想走过去,有点难。不达,莫敌视去往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qiqixs.info
国产免费看片    偷拍黑料吃瓜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