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八章 心动不必曾相识(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wap.qiqixs.info
    周逸之回到南浔才是阴历的八月初十,邢红樱还没有从上海回去。他把投资聊城的想法跟陆家瑜商量以后,她觉得可行,并告诉他这段时间的发现。据她观察目前周家有四类人。敢作敢为又保持高姿态的,就是大少奶邢红樱和干少爷黄振坤两人,三五天不照家门,回来基本板着脸,还受全家尊重。趋炎附势的人占着大多数,像管家吴六、门房隋四、账房先生郭成才、保姆九嫂都属于典型。这些人表面上勤俭老实维护周家体面,实则各打自己的小九九,时常找邢红樱编排谁个不是。还有一部分人像瞎子的眼睛聋子的耳朵——摆设,类似于老妈子何香桂和护院高阿城。他们每天机械地干好分内的事情,别的即使天塌下来也不多说一句,要想问他们点家里的事情,保准给你回“宽少爷说了……”“大少奶奶交代……”之类的话。再有就是除吃喝拉撒以外概不关心的人,就是老爷周升平夫妇和几个孩子。只要缺什么有人伺候,对谁都是敷衍两句爱理不理了。严格说起来还有一类叫外人,就像陆家瑜自己,根本融不进这个集体里面,因为所有人都对她很客气,就像偶尔回来的大小姐周瑶芝、二小姐周琼芝一样。

    第二天接近晌午,邢红樱由丫头玲玲陪着从上海回来。回房换洗过先来到前厅向周升平问了安,顺便聊了一会儿城里的局势,商号的生意情况。完了到二进院书房,跟周逸之说差不多的内容。他告诉她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以及在聊城开粮食加工厂的计划。她听了略微犹豫,让他再考虑稳妥。接着说政府对米面管理严格私人不好运营,又说什么兵荒马乱挣钱难花销大,投资需谨慎。九嫂过来说准备开饭,她还亲自去趟后院的阁楼叫陆家瑜,两人边聊边进前院餐厅。

    傍晚,黄振坤从南京回来,几乎为周家上下每个人带了礼物。进门后先到周逸之书房奉上一个罗马的瓷花瓶,热情地聊了一会儿上海的形势。周逸之也跟黄振坤客气几句,把跟邢红樱说的话原样又跟他说了一遍,明确地说听他的建议。他毫不犹豫地表示支持,周逸之却故意说当前形势不稳要不要再谨慎的考虑考虑,他仍不加思索说对周逸之有信心。周逸之又跟他闲聊一阵家常,问他打算什么时候成家、有没有相中的姑娘、中秋夜让他带父母一起过来吃团员饭。他仍然是笑着打哈哈。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都在为节日准备。周逸之没有再跟邢红樱谈起投资的事,带几个孩子到吴兴县城转转,各买几件衣服采办一些礼品,也为邢红樱和陆家瑜买两套首饰。十四晚上,他让黄振坤约了八大家族的掌柜和镇上几个德高望重的前辈,到周家喝酒叙旧。聊到兴头时当着众人面盛赞夫人邢红樱持家有道,夸黄振坤为周家尽心尽力荒废青春。随即话锋一转又说起聊城大运河,说起利用便利的交通做民众需求量最大的米面生意。这些人都是场面上混惯了的,不管背后怎么看待周家,当面还是恭维,都说看好周逸之,对他的选择频频盛赞并拭目以待。邢红樱的脸色随着他的话变了好几变却没有吱声,因为她父亲邢恩和大哥邢红棉都在场,而且还是带头支持周逸之的。

    聊城这边,季堂这些天也没闲着。利用维持会的名义在东关、南关找了几块适合建厂的地皮,每家都反复的询价压价,还托人打听着各地的粮食价格。还有人和他一样积极,那就是顾喜儿。他把父亲名下那栋顾家六叔公的老宅子以两万五的高价卖给季堂,明说他是要送给周逸之,价格高些更显得有诚意。反正她们一家三口从来没住过,反正顾清源家的房子也住不完,倒不如留些钱财在身边实在。老宅子几十年没有住过人早已破旧不堪,季堂知道周逸之喜欢素雅,就让人重新修整粉刷,置办一应的家具用品、花瓶摆设。这些自然也是顾喜儿出头张罗,又花四千多法币。

    周逸之和徐旭东再次来到聊城是八月二十二,公历九月二十三号,也就是这年的秋分。天气逐渐凉爽起来,正适合动工建厂。跟季堂见面以后,当晚就住进东顾家胡同。周逸之让徐旭东在花厅摆上酒菜,叫上季堂、顾喜儿、黑五五个人边吃边聊。因为心情不错,周逸之也喝了几杯,跟季堂商量第二天着手找粮食加工厂的地皮,准备建厂,还要在城里繁华地段设立门市部。紧接着是招工,购买生产设备和粮食,力争在入冬前投入运营。

    季堂提到已经看过几块地皮,天亮带周逸之过去看,又问他打算投资多少钱,能不能合伙干。他说预计总投入二百万,看后期运作情况再决定是否再扩建。季堂听了心里忽悠一下,季家弟兄虽说有几十间商铺,可那些都是家当,能挪动出来的钱不超过十万。而且前阵子刚花掉将近三万,粮店也不能没有流动资金。顾家百货行的钱倒是不少,但由顾重盯着他不敢轻易挪用。犹豫了好一会儿才说他能凑十万,再有楼东大街的文华书局有院落和大小房子十几间,地理位置挺好,可以折价当成注资,正好可以做粮食加工厂的销售公司。周逸之爽快地答应了,让季堂担任副厂长,等正式投产时看实际投入情况再给他算股份。

    旁边作陪的顾喜儿听二人的对话,心里不禁犯嘀咕,后悔没直接把房子卖给周逸之。随即又是勤快地为他们添酒夹菜,说话时语气愈加委婉了。

    这天晚上周逸之睡得很舒适,也是来聊城这段时间最平静的一夜。快天亮时还做了个温暖的梦。梦里他躺在湖畔的大片草甸上,吹着暖风闻着芳草香,身旁是那位经常梦到的漂亮姑娘“小意”。她抱着双膝歪着脑袋,传神的大眼睛满含深情望着他,正轻启淡粉色的薄嘴唇,轻哼着一首古词牌:“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①”

    天刚亮,徐旭东正在洗漱,听到有人轻敲院门,赶忙跑过去开门。一看竟是见过两次的顾喜儿,手里提着个精致的大食盒。她边往里走边说两个大男人一定不会照顾自己,所以她就起早做好了早餐送来,如果周先生吃得惯这味道,她也可以每天早上过来这边做。徐旭东瞬间明白她的意图,边往里让她边笑着说:“我替大少爷谢谢您了!我家大少爷在吃的上面不挑剔,就是喜欢清净,所以两位少奶奶都没让跟来。”她却跟没听见似的照样进屋,放下食盒又转身去拿脸盆,要为周逸之打洗面水。见他的长衫在椅子上搭着,拿起来看了看直接到院子水瓮旁边洗起来。

    周逸之醒后听见外面说话披着衣服出来,见是顾喜儿客气两句进去重新穿戴。他对这个女人真没什么好感,碍于是季堂的妻妹才勉强笑着应酬几句。他洗漱过来到堂屋,看她正在院子晾他的长衫,笑着说不该麻烦她,这些事阿东做就可以。她进屋打开食盒,端出两盘小菜和六七个金黄色沾着芝麻的饼子,告诉他这是本地火烧叫壮馍,又拿出一窝稀糊糊菜汤说这是玉蜀黍糁添沫②,都是家常饭希望他吃得惯。他又客气几句招呼她和徐旭东一起吃,吃起来味道还不错,但他不习惯被陌生女人照顾,如果是他家里哪个老妈子另当别论。

    这天上午,季堂带着周逸之看地皮。城东和城南几块都看了仍然不合适,不是交通不便就是地方太小。下午他们又重新看,最后在陈庄附近找了一块差不多的地皮。季堂看那是乡下地方,按他的想法直接给董骅塞点钱,不办手续。周逸之坚持走正规渠道,几人找到保长③问明土地所有权属村上。又一同到乡公所,让他们派人丈量估算,最后到县党部找董骅。办完土地买卖契约,付了村代表和办理相关费用,又请董骅等人吃顿饭,公私两面都算完全办妥。垂暮十分,离开饭店回东顾家胡同的宅子,他们顺便来到文华书局,大概看一遍觉得还不错。周逸之让季堂找公证人盘价,第二天开始找工队谈施工事宜。

    第二天早上顾喜儿又来了。照样提着大食盒,进门后像在自己家一样又是打扫又是擦桌子,徐旭东在旁边紧劝还是没能劝住。周逸之没有及时出来招呼,因为昨晚他又做连串的梦。起床后脸都没洗,正在用笔记录梦里能记住的片段,还有以前没留意过的诗句,这次竟然是他在向那个女孩吟诵。诗句正写到一半时被外面的说话声打断,顾喜儿不顾徐旭东劝阻径直来到他屋子里,热情地要为他洗换下来的衣服。

    没有人闯过周逸之房间,有什么需要都是他安排别人,这次还打断他的思绪。所以他觉得特不舒服,想发脾气又觉得对外人犯不着,就把笔丢在桌子上看一眼徐旭东,无奈地转身出去洗漱。吃饭时他看着桌上的包子和红薯稀饭,越发觉得不该由着这个女人在他的住处随便出入。

    这天下午谈完事情往回走的路上,周逸之特意感谢季堂对他生活上的照顾。并说明他的饮食起居习惯了由徐旭东照顾,不必麻烦顾喜儿专程帮忙,等事情办妥后会接夫人前来,所以尽量避免留下什么闲话。季堂何等聪明,立刻明白她八成是想贴上周逸之这位阔老板,明显人家对她不感兴趣。笑着答应回去叮嘱她一下,尽量不让她影响他们休息。

    然而事情不像周逸之想的那么简单,接下来的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qiqixs.info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